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升溫 智慧交通順勢發展
從國內軌交裝備企業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持續了去年火熱的勢頭,原計劃在今年初進行的動車組招標預計也將在下半年得到落實。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第二屆綜合鐵道產業高峰論壇上透露,年初至現在還沒有新項目開工,鐵路建設的資金嚴重緊張,主要原因是去年城際鐵路主導權下放到地方后,地方在投資資金籌措方面普遍存在壓力。
據了解,今年計劃新開工的鐵路項目有38項。部分地方已經開始積極尋找資金。例如江西省和安徽省已經成立了地方鐵路投資基金,江西省首期50億的資金已募集到位。而四川省也出臺了文件,擬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支線鐵路、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所有權及經營權。
但下半年這一局面有望獲得扭轉。宏觀經濟研究人士認為,下半年國內政策重心將相對偏穩,投資重心預計將放在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棚戶區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的項目上。
“今年上半年,國內城市軌交市場十分活躍。”昨天,中國北車集團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長春、上海、武漢、成都、深圳、廣州、大連、沈陽等地在上半年先后舉行了城軌車輛的招標,南北雙車也因此包攬了這個大市場。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北車下屬長客股份公司和大連機車公司取得了7個城市9條城軌線路共計56.58億元的車輛訂單;而中國南車浦鎮公司、四方股份和株機公司獲得了4個城市4條線路共計37.37億元的車輛訂單。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6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建設規劃獲批,在交通領域投資規模僅限于鐵路和公路,市場空間巨大。未來數年,南北雙車仍將和國內多個城市軌交運營方保持密切接觸,不排除將突破供應商的身份,向地鐵項目總承包商方向拓展。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10條指導意見中,關于“引導、推動重點領域與行業轉型和調整”方面明確了要增強資金支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保證重點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的合理資金需求,積極支持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設,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鐵路投資行業人士預計,在國務院政策鼓勵下,下半年鐵路投資市場情況應該會好于上半年。
&[FS:PAGE]nbsp; 從微觀變化來看,近日,永貴電器一則關于動車組連接器中標的公告稱,其已成為中國南車旗下子公司時速250公里動車組采購項目的中標人,中標價達1895萬元,而年內該公司動車組訂單總金額已達到2579萬元。據車輛總裝企業人士介紹,隨著國內高鐵“四縱四橫”骨架網成型,城際鐵路網對動車組需求遠超外界預計,似乎對未來3年的動車組需求充滿了信心。
通過對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規劃》、交通部《道路交通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多項政策的解讀以及對行業細分領域的分析,預計以下幾個方向將是未來的投資熱點。
1、交警綜合管理平臺
十一五以來,智能交通基礎建設達到一定規模,為智能交通結構優化、網絡銜接和管理一體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自2011年底起公安部開始著手“全國聯網、數據共享”的工作,如今已經完成全國各級平臺數據的聯網,對省、市、縣各級交通數據的管理要求提高,由此將帶動不同平臺融合、信息傳遞、標準統一等多方面的發展。對于擁有“智能交通綜合管理平臺”優勢的企業,以“違法數據外掛”等系統幫助縣、市交通管理部門提高業績,將是占據市場的契機。
2、智能公交系統
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對小汽車的需求暴增,國家也將汽車產業作為重點行業發展。伴隨著汽車產業對國家經濟的拉動以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來了一系列矛盾:機動車數量高速增加與城市道路增長落后的矛盾以及“小汽車優先”與通行能量低的矛盾。
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加強公共交通建設。2012年10月底,交通運輸部公布了第一批15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名單,要求5年左右時間達到“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目標,市民出行明顯快速化,城市交通擁堵明顯緩解。在政策引導下,相關城市加快了智能公交的規劃和建設,道路優先權也在朝公共交通傾斜,以武漢為例:2012年底出臺了《武漢“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設行動方案》,目標到2013年底,市民出行明顯快速化,城市交通擁堵明顯緩解,公交占全部出行方式(不含步行)的比例達到40%以上,智能公交迎來發展良機。BRT、公交專用道非法占道抓拍、公交車輛乘客人數統計、便民公交出行APP軟件等方向將成為市場熱點。
[FS:PAGE] 3、行人闖紅燈系統
從去年底起,“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受到社會熱議,交通執法部門也開始對行人闖紅燈違法行為加強管理。自今年3月起,南京、無錫、北京等多地已經采取交警現場執法方式,勸阻、處罰闖紅燈的行人,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許多行人不聽勸告,在沒有交警執法的地方依然我行我素,如同國外對中國的評價一樣,“中國還是道路交通的新手,也許他們還不太適應”。交警的人力有限,不可能覆蓋所有過街路口,這樣通過人力監督、監管的方式必定不能長久。因此通過電子系統記錄、處罰行人違章擁有了社會需求,包含行人檢測、勸導、處罰,甚至與個人信用系統相掛鉤的管理系統,將成為智能交通行業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隨著電商市場的崛起,購物、繳費、物流等業務都能實現足不出戶一鍵完成。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促使城市的生產、生活模式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城市的智慧化已經成為繼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發展潮流。
網羅有關智慧城市的概念,有學者認為,“智慧城市”應具備歐洲大中城市的六個指標,即智慧的經濟、智慧的運輸業、智慧的環境、智慧的居民、智慧的生活和智慧的管理等六個方面。在我國,建設智慧城市,也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的客觀要求。作為國民經濟第三產業的交通運輸行業,智能化、信息化應用已滲透和融合到管理和服務各個領域,有效提升了交通運輸系統的通行效率、運行質量、安全性能和服務水平。智慧交通新模式成為了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
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智慧交通發展
智慧交通是以智慧的理念,辯證的思維,使用先進的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等高新技術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它是在數字交通和智能交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高級階段的交通模式,是一種先進的交通發展模式的變革。
隨著智慧城市的不斷完善,智慧交通順勢發展。
◇青島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滲透進入物流行業,以及物流市場發展要求企業加速內部信息周轉,專供物流企業、貨運站發布物流供求信息的平臺開始出現,山東省青島[FS:PAGE]市一大批中小物流企業利用信息技術網絡平臺,擴展了業務、壯大了規模,逐步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目前,全市近80%的大型物流企業實現了內部聯網,海爾、青島港、遠洋大亞等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物流信息系統,使供應、生產、銷售環節銜接緊密,物流效率和管理質量顯著提高,有力支撐了企業轉型發展。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方面,青島計劃立足于整個山東半島,在功能和服務上進一步延伸,建設能夠支持海、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聯網互通,并融合中小企業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信息平臺,逐步邁向增值型服務。到2015年,實現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1%以上。
◇浙江“智慧高速”項目一期建成投入試運行
從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獲悉,“智慧高速”項目一期建成投入試運行。
目前“智慧高速”初步實現了高速公路部分運行數據采集、GIS信息服務展示、協同指揮調度、部分信息資源共享、公眾出行服務5大功能。
在政策大力扶持、資金大量投入的大背景下,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鏈上的企業積極布局這一新興產業。智慧城市建設推動著智慧交通發展。
智慧交通成關鍵因素2015年投資預計可達1500億
智能交通行業在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并提升城市的運行效率,正在迎來加速發展階段,行業年均成長將達到30%~40%。
而智能交通的核心,在于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和出行安全問題,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分析認為,擁堵的核心在于城市通行能力增長有限(3%~5%)而需求增長過快(10%~15%);交通事故的核心在于出行者和駕駛者素質的提高跟不上城市化和機動車發展的進度。在傳統手段無能為力或性價比過低時,智能交通迅速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了智慧城市建設關鍵因素。
政府資金大量投入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據統計,2003-2011年中國在交通運輸業的財政支出8年增長了2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超50%。其中在智能交通系統上的投資額從2006年的182億增長到2010年的481億,到2015年預計達1500億。
&[FS:PAGE]nbsp; 智慧交通迎來哪些商機?
從發展階段角度,我國目前仍處于智能交通的初級階段,需求主要來自增強政府的監管能力。推動因素主要來自于增強政府的監管能力,交通監控系統和集成交通指揮平臺在這一階段迎來需求的爆發和行業的快速增長。
從行業格局角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偏“硬”偏“散”。規模來看,美國、日本的智能交通行業收入分別達到1118億和377億美元,而我國不到380億人民幣。格局來看,海外較為集中,項目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占60%~80%市場份額;我國仍以硬件投入為主,占比達到80%以上,并且非常分散,龍頭企業整體份額低于1/4。
從成長空間角度,預計十二五期間保持35%的增長,2015年后迎來量變向質變轉換的關鍵階段。預計2015年市場規納以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和傳感技術的完善,智能交通將開始向車路協作系統和出行者服務系統轉型,并成為催生和帶動物聯網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相關文章
不要以為海信只有彩電 智慧交通新賽道正提速
“當你在一個建筑物過多的大城市里建設時,就不得不用一把剁肉的斧子為自己開路。”這是現在紐約的締造者,曾經紐約市建設部長羅伯特·摩西的形容。由此可見一座城市改造的艱難程度。尤其是在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如何...
助建智慧交通 車路協同發展廣受認可
世界充滿了種種奇妙的變化與現象。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汽車已經從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多國立足本國實際,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我國作為經濟體量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積極營造良好的發...
中國未來城市智慧交通
瑞典國家公路管理局(SNRA)和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在 2006年初宣布試征“道路堵塞稅”,希望減少交通堵塞,提高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為了使收費系統行之有效,必須尋找一種用于識別車輛并進行計費和收費的方法。在 IBM...
2024智慧交通市場規模將達1300億美元
智能交通市場包括新聞廣播、娛樂、緊急通信服務等細分市場,預計未來幾年全球乘客信息系統市場趨勢將顯著增長。據報道,到2024年,全球智能交通市場的全球乘客信息系統預計將以2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近年來,智能技術在運輸領域的...
5G賦能智慧交通 車聯網將走向歷史新階段
日前,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未來交通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覽會以“交通新時代產業大格局”為主題,重點展示國內外綜合交通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中國移動相關專家在會上表示,5G是汽車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