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存:智能交通等產業將成企業新增長點
華夏物聯網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海信集團作為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領軍企業,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已經走在前面。海信集團副總裁郭慶存日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海信集團在做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同時,及時布局智能交通、光纖通信以及節能環保等國家大力倡導的新興產業,這些產業未來3~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將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智能交通:打破國外壟斷格局 搶占高端市場份額
專家指出,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減少停車次數、減少交通延誤、縮短行程時間、減少交通事故、降低環境污染。根據海信對實際工程效果的評估,使用海信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后,城市中一般道路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0%以上,車輛行駛時間減少30%左右,可以在不增加路橋建設費用的情況下,增加25%的交通容量,由于停車和車輛緩行帶來的尾氣污染將減少20%,以中等規模城市為例,每個城市每年可以節省燃油費用和相關交通開支數千萬元。
郭慶存介紹說,國外由于較早投入智能交通系統研發,形成了技術壟斷,國內大部分廠商由于擔心技術投入帶來的巨大風險,只愿意投入低端簡單系統研發,導致很多項目招標指定國外產品,巨大的市場空間拱手讓與國外巨頭。但是采用國外系統也使得未來國家安全隱患重重。
作為海信集團信息產業板塊的核心力量,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已經成為國內專業從事智能交通系統(ITS)產業開發與服務的知名廠商和領軍企業。由于海信國產智能交通產品的迅速崛起,對原來國外高端品牌占領市場的格局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國內市場上行業產品的單價降幅近40%,每年為國家在智能交通系統上的投資節省上億元。
近兩年,公司新增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機電工程、視頻監控等技術和產品方向,產品線由原有的5條發展為現在的11條,形成了近40個類型100多個規格型號的產品。其中Hicon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海信智能公交系統、機動車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等產品大類列入青島市自主創新產品。
截至目前,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共主持制定了7項智能交通國家標準,范圍涉及交通信號控制、公交調度管理、交通信息服務、BRT(快速公交智能調[FS:PAGE]度系統)等多個方面,其中“交通信號控制機與上位機間的數據通信協議”標準已正式頒布。
海信智能交通已經成功覆蓋中國華北、華東、東北、華南等大部分地區,并成功實施服務北京、青島等地的奧運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北京、廈門、常州、濟南快速公交建設工程,上海浦東有軌電車智能系統等項目。據統計,海信智能交通的核心產品在國內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市場已占據20%的份額,對最近興起的BRT的市場覆蓋率更是達到70%。
光纖通信 :開發光電轉換模塊 看好家電應用前景
海信集團是在2003年光通信行業最不景氣的時候,正式涉足光通信行業的。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寬帶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海信集團旗下專業從事高性能光通信收發一體模塊系列產品、數字電視接收機和數字家庭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公司。
郭慶存認為,光通信產業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高科技新興產業,將會有30年以上的高速成長空間,未來必將滲透到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器件將廣泛融入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成為核心器件。因此,進軍光通信領域對于海信未來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在郭慶存看來,只有做出人無我有、技術領先的產品,才能真正確立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為此,海信在光通信技術最發達的美國成立研發團隊,招聘到一批國際一流光通信技術專家。同時選擇了光通信中最有市場潛力的接入網作為突破口,專注于接入網中的關鍵器件——光電轉換模塊。
在本世紀初的頭幾年,接入網PON技術剛剛興起,技術標準還在起草,海信光電專家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另一方面夜以繼日地投入到技術攻關中。他們在2005年年底全球首家推出商業化GPON OLT光電轉換模塊,一舉確立了海信在光通信器件領域FTTH(光纖到戶)的領先地位。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與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等國際通信設備巨頭密切合作,開展技術交流,成為歐美GPON OLT供應商,最多曾占據北美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郭慶存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隨著國內寬帶普及加速和帶寬提升,早期ADSL技術已成為運營中帶寬發展的瓶頸,因此采用PON技術成為必然趨勢。從2008年起,接入網EPON技術開始成為主流,海信寬帶在PON模塊上的技術領先優勢得到體現,海信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PON模塊供應商。
海信光通信業務以GEPON光電轉換模塊作為發[FS:PAGE]力點,在PON領域確立技術優勢后,取得市場突破。此后全面出擊,將產品線拓展到城域網、數據存儲網。在GEPON、SDH、GBE等光電轉換模塊上全面開花之后,公司的規模和效益也得到迅速提升。
節能環保 :首發綠色發展綱要 確定未來產業方向
7月8日,海信集團發布了《海信綠色發展綱要》,將綠色發展融入企業愿景及戰略規劃,承諾將以綠色科技為支撐,立足自主創新,著力于現有產業的綠色發展。該綱要詳細描述了海信將如何通過創新研發、制造和推廣節能環保產品,踐行企業綠色發展理念。
據悉,早在2005年,海信集團即在業內率先制定并實施了《海信產品綠色環保設計標準》,將環境因素和預防污染的措施納入產品設計方案,在產品生命周期結束時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或者安全處理,保證最大限度實現物盡其用。《標準》以規章制度的形式保證了海信產品綠色設計的實現,并追求全面綠色環保升級。無論是人們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海信生產的電視、空調、冰箱,還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海信智能交通、光纖通信,都遵循這一綠色設計標準。
郭慶存介紹說,未來海信將致力于現有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通過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和新產業拓展,使海信整體產業結構更加符合綠色節能的基本要求和目標;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主推產業高端,進入高端產業,不斷降低產品能耗和資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減少單位產值資源的消耗。海信變頻空調、LED液晶電視、智能交通產品和光通信產品無不遵循這一發展理念,而海信數字家庭、傳媒網絡等基于三網融合的技術和產品也都實現了對資源的節約。
比如,通過采用“動態背光控制技術”、“低耗能待機設計技術”以及對整機系統設計的優化,再加上自主開發生產的新一代液晶模組,以及運用高效LED光源、高效增亮膜、增加像素的開口率等一系列自主研發的平板電視節能新技術,無汞環保、節能效果突出,成為海信LED電視最為顯著的特征。
又如,變頻技術應用于家電產品,具有節能、靜音、溫度控制準確、工作電壓范圍廣等優點,不僅可以提高家電產品的性能,還省電,同時間接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如果將全國現有2億臺定速空調全部換成能效比為3.9的變頻空調,并按照平均功率為3500W計算,每年就可以實現節電1077億千瓦時。海信自1997年推出中國第一臺變頻空調以來,致力于變頻技術自主研發和產品的普及,已先后開發并推出了六代變頻空調,并在綠色[FS:PAGE]設計標準的指導下實現了產品的高能效、輕量化設計,全面實現了無氟環保制冷劑替代,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
再如,在生產環節,海信力推清潔生產,努力以技術革新提高制造技術與工藝水平,追求過程零排放。海信主持承擔的“電加熱快速熱循環高光無熔痕注塑新技術及其成套工藝與裝備”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采用全新的一次注塑成型新工藝,取消了傳統注塑生產所需的打磨、噴涂、罩光等二次加工工序,免除了因噴涂環節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實現了制造過程的零排放。目前,該項目已作為“十一五”“綠色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重大項目通過驗收,海信的高光模具已應用到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汽車等產品上,并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供應三星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
相關文章
千億智能交通市場,為何沒有誕生百億巨頭?
要說過去5年智慧城市大盤下哪個場景最火,交通絕對算一個。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總規模從420億元增長至1658億元,并且以年化約20%的增長率擴張。AI的風,引爆了一個千億級別的...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不要以為海信只有彩電 智慧交通新賽道正提速
“當你在一個建筑物過多的大城市里建設時,就不得不用一把剁肉的斧子為自己開路。”這是現在紐約的締造者,曾經紐約市建設部長羅伯特·摩西的形容。由此可見一座城市改造的艱難程度。尤其是在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