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頭車須加裝“電子身份證”
《廣州市建筑廢棄物車輛運輸聯單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近日印發。《辦法》明確,泥頭車應當加裝“電子身份證”,即實行RFID電子身份綁定。據悉,實施這一做法后,將可實現對余泥偷倒行為的監控。泥頭車未安裝的,未實行RFID電子身份綁定的,可以暫扣運輸車輛,并對駕駛員按每車次處以500元罰款。
《辦法》開宗明義指出,建筑廢棄物車輛運輸聯單,是指通過電子標簽RFID記錄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進入建筑廢棄物排放工地及對應的消納場地次數。具體管理工作將由廣州市建筑廢棄物管理機構負責,該機構還將負責建立余泥處置監管信息平臺。
按照規定,已領取有效《廣州市建筑廢物運輸車輛標識》的車輛應當實行RFID電子身份綁定,在運輸過程中保持RFID設備正常運行。
為實現這一監管,《辦法》要求,排放人,即建設單位,應當在排泥工地出入口安裝RFID讀卡器讀取和記錄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RFID信息,并通過技術手段杜絕無RFID電子身份綁定的建筑廢棄物運輸車輛進入排泥工地。
而資源化利用場、水運中轉碼頭以及消納能力在100萬方以上的消納場應當在場地入口處安裝RFID讀卡器,讀取、記錄運輸車輛的信息,作為結算運輸費用的依據。這就令整個余泥的運輸過程都納入了監控之中。
《辦法》還規定,建筑廢棄物排放人、運輸人、消納人應當保存RFID信息一年,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信息平臺查詢和獲取數據。如果排放人、消納場未使用RFID設備的,由城管執法機關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相關文章
施工人員配“電子身份證” 讓安全生產不留死角
日前,浙江余杭供電公司安全稽查員黃振偉來到塘棲鎮丁山河村電力施工現場檢查施工人員上崗資質,在桿塔下,動一動手指一名施工人員的“電子身份證”瞬間顯示在“掌上電腦”上,他手持PDA檢查終端5分鐘就全部檢查完成30多人的上崗信息。
湖北荊門18萬只氣瓶將統一安裝RFID“電子身份證”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我市將在全市推行氣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全市18萬只氣瓶統一安裝電子標簽,作為氣瓶的身份證,今后,凡沒有電子標簽或電子標簽(條碼)超過檢驗周期的氣瓶,將不能在計算機管理充裝站進行充裝。
米其林“奧運胎”裝新款“電子身份證”
近日有報道稱,法國米其林集團公司在其智能輪胎新品Communicating Tyres上,應用了一種新型RFID無線傳感器系統。該產品是英國RFID元件供應商Transense Technologies plc.的最新產品。
賽輪推出帶“電子身份證”輪胎—RFID智能輪胎
在國內率先研發制造帶“電子身份證”的輪胎——RFID 智能輪胎。目前賽輪股份已率先成為國內有能力小批量生產RFID 智能輪胎的廠商,并已經將RFID 智能輪胎安裝在汽車上試用。目前正在研發的第二代RFID 芯片能夠收集、傳輸輪...
北京出租車擬設電子身份證 安裝電子標簽防克隆
昨天,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時表示,為方便乘客識別正規出租車,相關部門將為正規出租車設定電子身份證,目前具體時間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