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推中小學電子學生證 打卡家長可收到短信
同學們展示自己的電子學生證
1月16日,嶗山區實驗小學的孩子們正式放寒假,而在放假之前,每個孩子都領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 一張卡片,可以直接掛在脖子上。但是這可不是普通的卡片,而是在青島市中小學中第一個試點使用的電子學生證。
打下卡,家長就能收到短信
1月16日上午,寒假前最后一節課結束,孩子們依次走出校園,每個孩子的脖子上都掛著一個卡片,卡片上寫著“電子學生證”字樣,上面除了注明了孩子的姓名、班級和學號之外,還有一個條形碼。而在校門口一側,記者也發現了墻壁上設置的三個感應器,還有一部公用電話,上面注明了打卡區。“這個是我們學校剛發的學生證,寒假回來之后我們就得打卡進學校了。”三年級小學生于家通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學生打過電子學生證之后,不僅學校可以統計到學生出勤的信息,同時打卡進出校門的時候父母還可以收到短信提醒。“這個是我們學校的電子學生證的一個功能之一,家長可以自愿選擇使用,只要愿意學生卡和家長的號碼綁定,都會發送免費信息告知家長。”學校負責技術管理的張老師告訴記者,“這樣家長也能即時掌握孩子的信息,知道孩子是不是在學校、還有多久能回家。”
校園內有幾部公共電話,使用電子學生證可以免費打電話。“學校有要求不允許孩子帶手機,孩子如果想要聯系父母,可以直接用學生證使用學校的公用電話,免費的。”嶗山區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星告訴記者。部分孩子記不住父母的電話號碼,家長可以設置快捷鍵,比如“1”號鍵是媽媽的號碼,“2”號鍵是爸爸的號碼,這樣孩子打卡之后,按一個鍵就可以撥通電話。
去博物館,打卡錄入檔案
“電子學生證主要用于校內活動和校外實踐的數據采集,實際上也是學校‘一卡通’系統的建設組成部分。”張星校長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目前嶗山區實驗小學已經在書城、麗達新華書店、嶗山區圖書館、大拇指廣場小種子書店等多家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設點,從這個寒假開始就將正式啟用。學生只要在指定的打卡區打一下卡,便可以進行數據采集,并且傳輸到學校的數據庫進行保存,全面記錄學生的每一步成長。“通過這種形式,我們可以為每個孩子建立一個成長檔案,更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并且針對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發現孩子除了學業以外的閃光點。”張星校長介紹說。
同時,下一步嶗山區實驗小學還將在博物館、敬老院以及福利院等地聯系設置實驗點,方便孩子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記錄。“今年我們的寒假作業中,就有至少去兩次圖書館、參與三次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以前我們還需要孩子專門找到負責的老師簽字才行,現在只要孩子去了打一下卡就可以了,并且可以方便老師統計。”
用云平臺可看孩子上課
孩子每天在校內以及校外的上課或者活動,只要打卡之后,信息都會傳輸到學校的數據庫進行保存,家長也可以利用電子學生證上的學號登錄云平臺,查詢孩子的成長檔案,還可以直接實時觀看孩子的上課過程。“我們每個教室里都有一個高清攝像機,通過學校的云平臺可以實現在線課堂,家長可以在家里上網就能實時地觀看上課過程,感受孩子的成長。”張星校長介紹說,同時他也表示,在線課堂也會尊重老師的意見,“可以在固定的時段打開,邀請家長參與進來。”云平臺上也有公益學堂的欄目,主要是學校的特級教師、市區名師和骨干教師開設的典型課程和講座等,以實錄的形式發布在網上,家長和孩子在家就可以學習。
目前,嶗山區已經有三所學校開通云平臺系統,分別是嶗山區實驗小學、中韓小學、嶗山七中。下一步將向全區逐漸覆蓋,3萬多名師生及其家長將享教育信息化服務。
相關文章
深圳市物聯網協會考察團到青島嶗山區考察
3月31日上午,深圳市物聯網協會考察團到青島嶗山區考察投資環境,交流物聯網產業發展經驗,區委常委、副區長夏正啟介紹了我區經濟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