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能解決交通難題嗎?
華夏物聯網訊:不用為公交車何時到達心焦,數字公交站亭能實時顯示還有多少站車輛才能到達,不用為家里買了兩輛車發愁沒處停,家庭也能建“迷你”停車庫……在9月1日至3日舉辦的2010上海國際智能交通和停車設備展上看到,“智能交通”將成未來破解諸多交通難題的首要利器。
展會上,立著一個寫著“張楊路”站名的數字公交站亭,和普通公交站亭外觀沒什么差別,卻能提供公交車輛線路實時運行情況,如已開至何處、何時到達、遇到意外情況如何改乘其他車輛,讓候車乘客緩解等車焦慮,及時調整出行計劃,這是未來城市智能交通的重要一環。
數字公交站亭內還裝有盲人電子語音導乘系統,為盲人乘車提供車輛語音到站預報和出行導引,還裝有緊急求助按鈕。目前,上海浦東地區安裝了500個左右數字公交站亭,并預留了探頭位置,已成都市里的一道小小風景,有望很快投入使用。
私家車停車難,擁有兩輛車的家庭難上加難。有聰明的企業開發出“MINI車庫進入家庭”新產品。一個小小升降臺上已停了一輛車,將升降臺緩緩升起,下面就留出一個停車位。一般別墅私家車庫層高可達3.5米以上,升降臺底層高度1.8米以上,剛好讓兩輛車“疊”放。“迷你”車庫售價7萬余元,升降臺上能承受2噸重的車輛。
德國企業帶來了一種先進的“停車塔”,這套垂直升降式停車設備充分利用土地空間,50平方米可以停放30到60輛車,而且整套設備均為全自動,每層可以通過橫移技術,停放2到6輛車,在室內室外均可安裝。
國內企業首創了一種“抽屜式”智能立體式停車設備,也是采用升降橫移方式,地面幾層可以直接存取車輛,并能左右橫移,地下幾層則可升降。系統由智能操縱,只要將車移入地面層,系統就會自動查詢信息,將其裝入“空抽屜”。
一個能采集碳排放的智能交通服務設備也是首次露面,基于手機和衛星定位的設備能根據車輛的實時速度,計算排量,據此實施“誰污染誰付費”。歐洲等國家實施“碳交易”,只要汽車碳排放低于規定值,就可獲得政府補貼,這一項目正在醞釀進入上海,新設備為此提供了技術支撐。
從上海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獲悉,我國智能交通市場發展步伐正在加快,2010年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場項目數634個,市場規模57億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場項目數451個,市場規模17.1億,同比增長30.5%,高出2009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平均增長率一倍。
此外,為緩解城市停車難,至2009年底,已有180多個城市采用機械立體停車設[FS:PAGE]備,總泊車位超過70萬個。但停車難依然困擾著許多城市。在政府支持興建停車場時,大力提倡和發展使用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事半功倍的最好選擇之一,這給智能停車行業創造了更多機會。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破解城市交通難題,更多有賴科技“導航”,“智”字當道的上海國際智能交通和停車設備展為我們展示了便捷出行和讓愛車有個棲身之地的更美好的前景。
相關文章
交技發展:穩健發展的智能交通集成商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產品銷售等業務,其中公司近三年的業務收入中約90%來自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并在該細分市場上擁有約6%以上的市場份額,常年處于行業的第一梯隊;公...
上海交技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集成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蘇州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全國推廣
3月15日起,我市市區實施部分道路機動車“禁左”規定,不少市民對于回家繞行的煩惱不無感慨。祝辰介紹說,這套系統在北美幾個主要城市已經應用,“紐約市采用該原理的系統后,道路通行量提高3倍、通行速度增加2倍,每年可減少200萬小時...
智能交通領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圖)
視頻分析與識別(video analyzing and recognition)技術指的是使用計算機從視頻中通過計算算法軟件進行運算和分析,提取視頻中的有用信息,完成這一信息提取和理解的一項技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計算機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