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虹:用心雕琢產品,引領智能卡芯片市場發展潮流
編者按:據悉,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虹設計”)芯片出貨量今年已達到十億顆,迎來了企業新的發展階段。獲悉此消息才突然發現對這家熟悉的合作伙伴還是缺乏了解,可以說,《卡市場》與華虹設計同成長,共同見證了我國智能卡市場的發展,華虹設計在這十一年的發展中,迅速成為國內智能卡芯片的龍頭企業,為中國智能卡產業的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智能卡市場的發展。有感于此,乘該公司副總經理謝文錄博士出差來京時,本刊特地采訪了他,共同回顧華虹設計十一年來所走過的歷程,并探討該公司取得如今地位的某些原因。
用心雕琢產品,引領市場發展潮流
——訪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文錄博士
一、 出身顯赫, 低調行事
華虹設計的背景非常顯赫,她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和上海華虹集團控股成立的專業從事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及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909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國家賦予開拓智能卡芯片的重任。成立至今,華虹設計最終沒有讓國家失望,沒有讓產業失望,華虹設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已經成為我國智能卡芯片的領軍企業,在收復智能卡芯片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的中國智能卡市場,國產智能卡芯片已經從最初的零市場份額做到了三分之二的地位。據統計,近幾年來,華虹設計的芯片年出貨量約占到全國市場的百分之二十,為中國智能卡芯片市場出貨量最多的企業。
“雖然背景顯赫,但華虹設計卻并沒有靠大股東吃飯”,謝博士強調到,“公司成立之初就確定以項目市場為主,通用市場為輔的策略,我們先立足上海市場,從最傳統的智能卡市場起步,不貿然向全國拓展,不貪圖開發多種產品。1998年成立至2000年都埋頭研發,2000年開始進入銷售狀態,至2002年都主要基于上海本土的公交和社保市場,在鞏固上海市場后然后才拓展到上海周邊的其他市場”。
1999年,上海公交卡項目采用了華虹設計開發的中國第一枚自主知識產權的非接觸式IC卡芯片,該項目是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的“一卡通”,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AFC項目。2002年,無錫和上海公共實現城際互通,這是國內首次實現兩地交通卡互通。2009年,華虹設計推出非接觸CPU卡芯片SHC1108,符合《建設事業非接觸式CPU卡芯片技術要求》標準,應用于全國公交一卡通的升級。目前已成功應用在上海、西安、山東、合肥、青島、連云港、撫順、貴陽等近20個城市的公交一卡通項目;以及無錫、江陰、嘉[FS:PAGE]興、昆山、臨海市民卡項目。
除了公交項目,華虹設計具有全系列8K/16K/32K社保卡芯片產品,同時具備社保卡和金融IC卡PBOC2.0資質和證書。1999年,華虹設計設計的社保卡芯片在上海市社會保障卡工程中成功實現規模應用,上海社保卡項目是我國勞動和社保部門批準的首個社保IC卡試點項目。2006年,華虹設計參與建設埃及社保卡項目,該項目是公司首次為國外市場提供社保卡芯片。截止2009年底,華虹設計設計的社保卡產品成功批量應用于上海、北京軍保、黑龍江、山東、湖北、江蘇、浙江、四川等省市的社保卡項目,社保芯片出貨量約占全國本三分之一的份額。
二、 逐鹿群雄,傲然屹立
我國的智能卡市場起步時間從上世紀九十代初起步,至今也就約十幾年的時間,十幾年的時間里,市場變化無窮,眾多企業前赴后繼,終于開辟出了一片世界智能卡奇跡的市場,如今的中國智能卡市場在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足以半邊天來形容,企業的數量是全球第一,產能全球第一,銷量全球第一,應用全球第一。雖然如今有此成果,但追溯往昔,我們在這方面存在著太多的空白,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國內企業在眾多的領域沒有優勢可言,好在國內企業后發制人,通過引進、吸收、研發、創新,終于打下了一大片的市場。
華虹設計通過上海本地市場的積累后,開始向全國的市場挺進。據謝博士介紹, 2001年,華虹設計向廣州市暫住證項目提供了非接觸式芯片,這也是國內應用智能卡暫住證數量不多的成功項目。2002年,華虹設計向無錫供應了公交卡產品,為實現上海和無錫公交卡的城際間互通提供了保障。此后,又陸續向其他城市供應非接觸式公交卡芯片。在社保領域,也是積極配合勞社部從上海市場拓展到國內不少的城市。在2002年,華虹設計躋身2001年銷售額過億的五家集成電路企業之列,成為最年輕的年銷售額上億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國內智能卡芯片市場2000年前是跨國企業占據絕大多數的份額,自2000年以后,華虹設計、華大電子、上海復旦、大唐微電子等一批本土企業迅速成長,市場份額的天平開始逐漸轉變過來。謝博士說道:“如今的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產品線最全的IC卡芯片設計公司,從高端到低端,從接觸式到非接觸,從電信、銀行、公交、社保、身份證等等各大應用領域均有豐富的產品,足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并且我們的產品已經出口。2004年,華虹設計成為國家信息產業部和公安部指定的第二代身份證芯片設計公司之一,獨立自主研發出符合應用規范的芯[FS:PAGE]片,這是全球最大的采用IC芯片的身份證項目。華虹設計還是國內最大的電信芯片供應商,SIM卡芯片104K/140K/256K/384K bytes FLASH 產品系列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更有移動支付芯片及雙頻解決方案。我們已成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核心芯片供應商。2010年,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項目電子門票芯片唯一供應商,我們發行了超過1億張電子門票。從近幾年的市場情況來看,我們的年銷售金額均超過六億元,今年更將達到七億元,芯片銷售已突破10億顆,是國內智能卡芯片產品線最全、年出貨量最大的、市場占有率最高、銷售金額最多的智能卡芯片企業。隨著國內市場的發展,20億顆芯片銷售也指日可待。”
短短的十一年發展,已經奠定了華虹設計在智能卡領域的地位。
三、技術積累, 產品豐富
企業立足市場,靠的是過硬的技術和高性價比的產品。華虹設計十年發展,走的就是以自主創新、技術研發的路線,如今的華虹設計,擁有國內產品線最為豐富的規模,智能卡各個系列的產品均有產品可以滿足,從8位的產品到16位再到32位以及滿足JAVA程序的均可以提供;在普通存儲卡到邏輯加密卡到CPU卡,華虹設計也是應有盡有;我國行業大卡中也是處處可以看到華虹設計的影子,無論是身份證項目、移動電話卡、公交卡、社保卡乃至USB KEY也是已經涵蓋。
“這一切的成果均源自華虹設計十年來的研發投入,”謝博士說:“華虹設計每年會有較大比例的投入在技術研發上面,根據智能卡領域的特點,我們建立了技術三大平臺,一是射頻(RF)技術,具備持續的射頻技術與產品發展能力,已在多種工藝上完全自主實現了符合國際標準的超低功耗近場射頻通信接口,產品涵蓋了卡端與讀寫器端,真正實現了近場射頻通信系統核心芯片的國產化;二是嵌入式非揮發存儲技術,目前產品工藝可以達到0.13um,工藝類型包括EEPROM和FLASH,存儲容量從512bit一直延伸至786Kbyte,并且已經自主實現了微瓦級超低功耗EEPROM IP及實際芯片產品,同時還具備了嵌入式存儲器測試技術自主開發能力與測試產能;三是安全技術,我們自建了安全實驗室,積極研究有關技術安全課題。并于2009年與上海交大建立了安全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是以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形式,加強研究與產業的互動,加快信息安全領域學術成果的產業化,幫助企業獲得行業領先的安全產品研發能力,提升企業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內外影響力。”
四、立足安全,創新圖強
華虹設計對于產品的安全尤其重視,也視其為企業的立足[FS:PAGE]根本,謝博士強調:“我們在芯片綜合防護體系方面投入不少,建立了相應的措施。積極跟進國際先進技術的發展,保持相應的研究對策。其次是在產品測評方面也是相當重視,與相關的檢測機構保持聯系溝通,并將相關的產品積極送檢,確保萬無一失,盡量將產品的漏洞和缺陷堵在出廠之前,以保障客戶的安全應用。當然我們對現有的系統也是重視研究,目的就是提高產品的整體性能。”
我國智能卡市場啟動之初,一直重在推廣應用,對產品的安全性認識上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到最近幾年,國際上相關的機構對智能卡攻擊試驗逐漸增多,引起了系列反響,特別是量大面廣的非接觸卡產品安全體系被破解,智能卡安全問題已經被主管機構和業界引起重視。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起步較晚,雖然近幾年增長迅速,但國內芯片企業還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水平技術及產品,擁有的專利技術也很少。
謝博士認為:“當前我們國內企業與國際同行相比,確實在有些方面存在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高安全性研發方面,我認為其表現在:一是缺乏自信,包括華虹在內的一批國內企業已開始量產應用各種主流芯片防護技術,比如抗功耗分析和抗物理探測等技術,但受制于國際安全認證的現實格局,在真正取得國際安全認證之前,往往難以說服客戶;二是流程管理存在差距,國內企業在流程管理方面往往不夠重視,尤其是對系統化流程管理的認識很多還僅僅停留在ISO9000的層面,這與國外廠商嚴謹刻板的系統化流程管理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三是確實在技術上還存在差距,我們起步較晚,技術積淀不夠,人員經驗不夠豐富。在技術發展上方面,我們很多只能是跟進,還難以超越或引領。四是我們的攻擊者能力很差,難以對設計防護技術提供有力支撐,安全技術實際上是矛與盾的關系,矛越鋒利,盾則更堅固,這是一個辯證的關系。國外有專業的攻擊試驗室,有活躍的黑客論壇,這些矛的水平也會促使做安全產品的盾(企業)能力的提高。”
正視差距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謝博士也很清楚地看到這點,他表示:“分析我們的不足不代表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從我們華虹設計身上也可以看到,我們在安全方面的能力也是逐日提升的,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生產能力在提升了,我們的總體能力也在提高。從MIFARE被破解這事上也可以得以這樣啟示:國外的產品也不是完美無缺,他們的技術也不是觸不可及,也是存在安全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實力,要相信趕超國外先進技術的可能,基于此就更要在自主研發上多投[FS:PAGE]入,要認識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國家也一直強調自主可控的重要,作為企業,要積極配合國家的政策和路線,重視對自主可控的投入和研究,形成自主的產品,做到安全第一,確保產業和應用的健康發展。”同時,謝博士也呼吁,我國廣大應用部門,要對國內的企業有信心,在重大智能卡項目上采取自主可控的安全芯片。此外要提高產品結構升級,采取高安全的產品,真正為持卡人提供貼心服務。
十一年的發展,華虹設計經歷了不平凡的路程,既有初期的順利、發展的曲折,但一直不改致力于我國智能卡芯片安全衛士的角色。華虹設計的成長既有來自國家和行業對她們的關愛,更有像謝博士這樣的優秀人才長期扎根于此,奉獻自己的青春,永葆企業發展。
如今的華虹人,目光更為長遠,在鞏固國內龍頭位置的同時,更力爭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國際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知名企業,能與跨國芯片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同臺競技,書寫智能卡芯片“Made in China”輝煌的一天。
謝文錄博士簡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曾在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博士后研究,目前擔任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國內資深的智能卡芯片和信息安全技術專家,承擔和參與多個國家、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以及多項國家和地方技術標準的起草工作。在微電子學、半導體學報、電子學報、電子科學學刊多種學術刊物上發表過20多篇論文和文章,其承擔的多個項目獲得國家級及上海市重大專項獎。
相關文章
港芯科技推出兩款CPU雙界面智能卡芯片
港芯科技一向致力於開發和生產以CPU為主的智能卡芯片,廣泛地在不同的領域中使用。特別是非接觸式智能卡芯片,早於2005年推出首個FeRAM雙介面芯片,往后港芯科技因應市場的需求,使用不同的芯片工藝,例如eFLASH和EEPRO...
晶源電子:智能卡芯片龍頭
晶源電子通過重組持有同方微電子100%的股權,同方微電子是CPU卡的芯片主力提供商,其芯片產品基本覆蓋了多個的CPU卡和RFID卡應用領域(二代身份證,社保卡,銀行IC卡,校園卡,公交卡等),芯片出貨量累計已經超過5億顆,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