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規范和統一物聯網標準體系
華夏物聯網訊:盡管物聯網產業發展前景看好,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和專家給目前的“物聯網熱”潑冷水。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朱其亮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作為一個由新技術支撐的新興產業,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既沒有完善的技術標準,更沒有明確的產業規劃,不利于打造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體系,更無法促進物聯網由 “概念 ”向 “產業 ”轉化。因此,在炒作物聯網概念的同時,應該盡快出臺一整套物聯網標準。
中國R F ID產業聯盟理事長、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組長張琪此前透露,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將于10月末或11月召開首次物聯網標準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物聯網標準體系的初步框架方案。
據張琪介紹,在我國物聯網標準的建立過程中,每個標準工作組都能提出一個框架方案建議,然后將集各家所長,共同搭建我國物聯網標準體系架構。
張琪在認為,制定國家物聯網標準體系是物聯網發展的當務之急。她介紹,首先,制定統一標準是實現產業規模化和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的基礎。其次,自主、完善的國家標準對我國搶占物聯網產業制高點、掌握發展主動權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自主標準,缺乏核心技術,在國際競爭中只能受制于人。第三則是出于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
國家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海濤介紹了物聯網標準的重要性。他說,由于缺乏對物聯網本質和內涵的準確認識,以及沒有統一協調與規劃,現已有物聯網產業化工作陷入無序狀態的苗頭,如不及時糾正,將損耗國家產業發展資源,消耗產業發展熱情,誤導產業發展方向,最終無法快速形成規模產業。
目前,美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已提出各自的物聯網發展規劃和部分技術標準 , 而IB M、微軟、谷歌等國外企業也表示要積極參與物聯網標準的制定。
中國工程院秘書長鄔賀銓認為,目前國際上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物聯網標準,因此我國可以在建立自己標準的基礎上,競爭成為國際標準,這樣不但可以擺脫國外企業對我國物聯網產業的掌控,還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今年8月底,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ISO /IEC JT C 1國際傳感網標準工作組會議上,由我國提出的“智能傳感器網絡協同信息處理支撐服務和接口”標準,已正式成為該組織審議并通過的第一項傳感網國際標準草案;我國多名專家也成為該組織的工作成員。
不少參加[FS:PAGE]本次物聯網大會的業內人士表示,這個“好消息”意味著,中國在總體架構和核心技術層面開始主導物聯網國際標準的制定。但也有專家認為,我國提出的標準草案僅是物聯網標準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不盡快建立自己的整套標準,在“國際標準”問題上仍將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相關文章
物聯網標準推動產業發展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兼容相結合,聯合制定我國物聯網標準
張琪教授演講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標準先行,加快制定移動支付的標準勢在必行,有關RFID的制定情況,堅持聯合、加快發展,搶占制高點。
物聯網標準工作刻不容緩事關國際話語權
物聯網作為當前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其標準制定工作受到廣泛關注。在今天的“泛在網/物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多位專家指出,我國應加快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工作,以掌握在該領域的話語權、推動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