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ETC車道為何遭受冷遇
今年4月16日零時起,全省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投入試運行,紹興市境內的杭甬高速袍江和柯橋出入口也設置了ETC通道。然而,近一個月過去,紹興市的ETC通道利用率并不高。
昨天傍晚,記者在杭甬高速紹興袍江出入口收費站發現,晚高峰時段的車流量很大,收費站有一進一出兩個ETC通道,但很長時間都沒有車輛從這兩個通道通過。收費人員告訴記者,ETC車道上,往往當車子離收費口還有約10米時,升降桿就迅速往上抬起,車輛兩三秒鐘就通過收費站。而旁邊的人工收費道上,車輛一停一頓,最快也要8~10秒,正常速度則是15秒左右。
除了提高通行速度之外,在汽車上安裝ETC系統的同時,還附帶有計重收費系統(對貨車根據實際載重量收費)。收費人員說,ETC系統對普通小型客車來說,提高了通行效率,對經常走高速公路的車輛大有益處。
據了解,為了推廣ETC系統,公路管理部門在全省范圍內推出了1萬個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卡和電子標簽,暫時免費。現在辦理,用戶還可在三年內享受3%的通行費優惠。但從我市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安裝ETC的車輛卻不多。
許多出租車和自備車駕駛員對ETC存在著一定的誤解,一直以為其是貨車的“專利”。幾乎每天都走杭甬高速的市民張新向記者坦言,經常看到不停車收費通道上很空閑,現在才知道轎車也能安裝ETC。
高速交警紹興支隊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客觀因素也造成ETC推廣不利。我市境內ETC通道設置還不多,車輛的聯接通行率不高。其次,由于ETC是通過銀聯系統運行的,在費用的結算上也給許多駕駛員帶來一定的麻煩。但從發展方向看,推廣不停車收費系統是大勢所趨。
據了解,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2008年就已開始推廣。目前,我省境內的滬杭甬、杭寧、杭金衢高速公路共完成了33條ETC車道的改造。將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等長三角四省一市高速公路網也有望實現ETC的互聯互通。
相關文章
山東大力推廣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
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是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駕駛員通過收費站時,不需要停車就可以實現電子費用結算,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山東省正在逐步推廣這一技術。
基于RFID技術的不停車收費系統的設計
不停車收費系統是一種能實現不停車收費的全天候智能型分布式計算機控制、處理系統,是電子技術、通信和計算機、自動控制、傳感技術、交通工程和系統工程的綜合產物。
基于RFID技術的不停車收費系統的設計
在分析研究ETC的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的基礎上,完成ETC總體框架設計;在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基礎上,對硬件系統中核心部件電子標簽與讀寫器進行硬件設計與分析;然后對ETC軟件進行開發設計,完成系統軟件總體框架的設計和分析。
基于RFID的不停車收費系統研究
針對提高公路收費道口通行能力, 減少公路收費道口車輛阻塞的目的, 設計研發了基于RFID 的不停車收費系統,采用了無線射頻識別(RFID) 、自動車輛識別(AVI) 、自動車型分類(AVCS)、短程通信、逃費抓拍等技術,通過安...
中原高速駐馬店分公司 啟用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
11月30日,河南省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正式啟用。作為首批55條ETC專用車道之一,中原高速駐馬店分公司當天在京港澳高速駐馬店北收費站正式開通ETC專用車道,實現了ETC平穩過渡、安全運營,有力緩解收費站高峰期...